胆囊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其复发和转移一直是临床上难以攻克的难题。胆囊癌复发转移率高线上杠杆策略配资,背后隐藏着多重复杂因素,同时也为中医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胆囊癌复发转移高?原因何在?
胆囊癌复发转移的首要原因在于手术治疗的不彻底性。手术切除是胆囊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癌细胞残留,或者癌细胞在手术前已经通过淋巴循环或血液循环扩散到其他组织和器官,导致术后复发。此外,胆囊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也是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部分胆囊癌细胞具有高度侵袭性和转移能力,这使得它们更容易在手术后重新生长或转移到其他部位。
中医对于胆囊癌复发转移的认识,更多地从人体整体平衡和脏腑功能失调的角度出发。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与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在胆囊癌的治疗过程中,手术和化疗等手段虽然能够直接杀灭癌细胞,但同时也可能对人体正气造成损伤,导致脏腑功能进一步失调,从而为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提供了可乘之机。
展开剩余76%中医治疗胆囊癌复发转移,强调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强正气、改善脏腑功能来达到抗癌的目的。在中医理论中,药物的作用不仅在于直接杀灭癌细胞,更在于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环境,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例如,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材,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有助于控制胆囊癌的复发和转移。
同时,中医还注重通过饮食调理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对于胆囊癌复发转移的患者来说,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提高身体抵抗力。此外,中医还提倡通过适当的运动和心理调节来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这对于提高抗癌效果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的手段来减轻对患者的伤害,提升治疗效果,其中中西医的综合治疗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中医在综合治疗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三联平衡”理论,是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在先人的基础上,结合4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它立足于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思想,从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聚集等病因病机出发,采用疏通、扶正、祛毒等方法,有的放矢、重点用药,从而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胆囊癌真实案例分享:
周某,胆囊癌,2016年10月5日,江阴人
2016年7月,周阿姨突然开始腹痛,送医后确诊胆囊癌,肿瘤侵及肝脏。医院随即安排手术,术后医生建议继续化疗,但家属考虑副作用过大,予以拒绝。主治大夫又建议“吃中药”,随即患者经病友介绍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2016年10月5日初诊,尽管已经做过手术两个月,周阿姨却依然非常虚弱,刀口处更是一阵一阵的疼。“身体虚、胃口差,走路还是我儿子和老公搀着我。”谁知慢慢在中医药的治疗下,身体逐渐恢复,“食欲增加了,有力了,还有一个就是她那个动手术的刀口,也好多了。”2017年12月18日,复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2021年3月15日,患者复诊表示已经正常上班2年余,除开重活不能干,基本没有异常。2023年希福医院回访近况稳定。
胆囊癌复发转移率高的原因在于手术治疗的不彻底性、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等多方面因素。中医治疗胆囊癌复发转移,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环境、增强正气、改善脏腑功能来达到抗癌的目的,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全面、综合的治疗方案。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将中医与西医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为胆囊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发布于:河南省